近年,各種跑步運動的風潮越來越高漲,馬拉松當之無愧為當下最火爆的活動之一。10月20日,國內數十場馬拉松開跑,有兩名跑友在終點前猝死。這提醒人們,關于運動,就算最平常不過的跑步,我們也許還有認識上的盲區。關于猝死、心臟驟停,我們還有哪些功課要做呢?一起來聽聽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李公信教授和主治醫師李功輝給大家科普一下。
冠心病是猝死主要原因
猝死,是指外面健康或非預期死亡的人在內因或無外因的作用下,突然和意外的發生非暴力性死亡。常規的運動如跑步,為什么會出現猝死?李公信主任指出,運動性猝死中的“運動”其實并非真正的原因,而是運動人員身體本來就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或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遺傳性心律失常等。其中,冠心病是老年人運動中猝死的主要原因,青年人之中主要為肥厚型心肌病。以上原因加上運動時導致心跳迅速加快,心臟負擔加重,在這種狀態下就特別容易發生猝死。
猝死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日常體檢如果你發現自己有心臟方面的小毛病,即使這些小毛病不影響正常生活起居,做運動也要提高一萬分的警惕。此外,猝死可能還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如:暴飲暴食、吸煙、大量飲酒、過度勞累、精神緊張、心情抑郁等。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不明原因的心慌、出汗、呼吸不暢、腸胃不適、易疲勞,失眠、焦慮等。這些都是“危險信號”,需謹慎。
避開四大運動誤區防猝死
還有一些常見的認知誤區,李功輝醫生在這里提示:
誤區1初始鍛煉就采取大運動量大強度鍛煉
有句話說的好:“生命在于運動”,其實更準確來說:“生命在于適量運動”。進行不合適自己身體的運動鍛煉,就成為了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需要循序漸進展開鍛煉。
誤區2晨練比暮練好
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險性也大,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相反,黃昏是體育鍛煉的理想時間,因為這時心跳、血壓最平穩,最適應運動變化。
誤區3帶病堅持鍛煉
這是一種最危險也比較普遍的錯誤概念,身體近日不適(比如感冒),就應暫停運動或減少運動量,否則會加重病情,延長病期。如果在運動中出現眩暈、胸悶、胸痛、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必要時呼叫急救車,以防運動誘發猝死。
誤區4劇烈運動中立即停止休息
劇烈運動時人的心跳會加快、肌肉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流動加快,同時肌肉有節律性地收縮會擠壓小靜脈,促使血液很快地回流心臟,此時如果立即停下來休息,肌肉的節律性收縮也會停止,原先流進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過肌肉收縮回流心臟,造成血壓降低,出現腦部暫時缺血,引發心慌、氣短、頭暈、眼花、面色蒼白,甚至休克暈倒。
運動釋疑
什么樣的人不適合參加馬拉松?
以下幾類人群不適宜參加馬拉松賽事:心臟病患者、高血壓患者、腦血管疾病患者、血糖過高過低的人、正在感冒的人群、孕婦、長時間不運動的人。
如果運動出現猝死、心臟驟停,應該怎樣應急處理?
李功輝醫生提醒,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立即撥打醫療急救電話“120”,同時讓患者平臥,為患者實施持續的心臟按壓及人工呼吸,每次按壓30次,為患者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心肺復蘇操作不能停頓,一直堅持到專業急救人員到來。
全媒體記者 蔣林 通訊員 伍曉丹
來源:廣東科技報健康養生周刊
日期:2019.11.05